1 贝聿铭小女儿苏州初印象是来自吴冠中老师的画。蜿蜒利落的线条和飞溅的墨点,勾勒出松柏掩荫处的廊道与凉亭,柔和的淡灰色的江南,就如他那可爱的两个斋名:“除了吃饭睡觉其他和神仙一样”,“下臭棋读破书瞎写诗乱画画抽香烟死活不起床快乐得一塌糊涂”,寥寥数笔画出一个淋漓尽致,神仙般的苏州......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大师89岁高龄的作品,也是他给故乡的最深情的一份心意,他将其称之为“最心爱的小女儿。”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讲究不高不低不突出,本身就是一件作品,流露人生哲学。博物馆内很多中庭,由一扇窗,三两弯竹,些许石块组成。竹林窈窕,貌似浑然天成,线条明朗,实则需要经过深刻考量。附近的狮子林就是贝老少时生活过的地方,所以晚年,当他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看不远处的匠人们布置内园中层层叠叠的片石假山,将其喜爱的米芾山水画立体呈现,是怎么样一种心情?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作品遍布世界,德国历史博物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最期待去看的是日本的MIHO美术馆。有人说MIHO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是贝老在东方的两个双生儿,在这两座建筑中,不仅能看到东方奥秘和西方光亮的结合,更是园林式艺术馆的代表。(yancaoye.comyancaoye.com)
贝聿铭设计MIHO美术馆的理念是“精神接近庙宇,唯有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到达”。美术馆位于人烟稀少的陶瓷小镇甲贺郡,交通甚为不便,到达美术馆后还需要走过一条两旁长满了樱花树的斜路、通过隧道、横过天桥,体会《桃花源记》中渔夫从迷失中找到桃花源的喜悦,才能抵达宁静素美的MIHO美术馆。
2 苏州园林苏州博物馆旁边出门,再入门就是苏州园林博物馆。在这里读懂些园林的艺术,再移步旁边的拙政园,刚好可以体味出妙处。世界园林分:欧洲、西亚、东方三大体系。欧洲园林讲究整齐划一,强调对称感;西亚园林以十字水渠连接教堂与花园;只有东方园林讲究写意和不拘一格。苏州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中私家园林的代表,在苏州有大大小小100多座。大可以去拙政园狮子园,小可以去藕园,个园。听说苏州园林里最小的叫残粒园,只有140平方米,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四季绿植,样样齐备,只可惜残粒园至今仍为私人园林,难饱眼福。
置身其间才能感受七百多年前的工匠精心拿捏的比例美学,与身体尺度相关的细微比例调度,环环相扣架构出自成一格令人赞叹的美学系统。逛园子一定要趁早,心静得很。等人渐渐多起来,躲进茶室里,清冽的碧螺春,爷爷缠着牛皮筋的收音机里呢喃着的吴语,石阶上歇脚的奶奶,撒食逗鱼的小孩子,最美的风景就是平常生活的风景。(yancaoye.comyancaoye.com)
3 木匠工厂在苏州博物馆可以看到苏州工匠的雕刻艺术品,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拜访了一些木匠的工作室,能够亲眼观看到工匠用手与木材“交流”的过程,是特别美妙的事情。赤木明登曾写过”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能从材料身上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近似于人格的东西,有时甚至仿佛能从中触摸到神域。”
万物的灵性,有时就是在与人双手的碰触中才得以显现的。这样说来,创造的过程,大约是通过一次次碰触与打磨,了解了材料的性格与极限,懂得了它们的美与脆弱。所以才会心生“这样就好”的悲悯,才有了对器物与人的恻隐之心。或许,我们正是透过爱这样的物与人,学会了原谅自己,接纳自己。
(yancaoye.comyancaoye.com)
4 书店苏州已经有了诚品书店。而据说日本的茑屋书店来到中国的第一站也会选择苏州,届时的苏州会不会更加书情画意?
这些就是我体验过的苏州,早晨在同德兴吃上碗热乎乎的头汤面,细细的面上沾着绿色葱花,清清亮亮;趁还没有什么人的时候去逛刚睡醒的藕园,坐下来喝杯碧螺春吃着点心,树枝间萦绕着还未散去的薄雾,安静的能听到竹林的沙沙声;平江路上坐着手摇船看阿婆洗菜。或许,人未必不能早一点懂得乡野,渴望青山,如此,哪怕生活的骤雨台风时节,此处亦有天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