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旧俗,生婴儿后放在篮子里,吊在房梁上养育,这个跟当时的环境有关,中下人家,经济条件不宽裕,平时有很多活计要干,就连产妇生产后不久,就要起来操劳家务,尤其是打水,舂粮,这两种工作非常繁重,一个女子所舂粮食无法完全供给两个男子的饭量,根本就无暇照看小孩,跟不要说雇人看孩子了。将孩子放在摇篮里,可以防止鼠虫野兽伤害婴儿。有的人家连摇篮都无力置办,就用包袱皮一张,四角系起来,充当摇篮。婴儿出生后,就会给婴儿枕硬枕头,枕头里面放上豆子,要把孩子的后脑勺睡成墙壁头,觉得这样才美观,后头如果鼓起就觉得不好,并以此分别满汉,满人头平,汉人头鼓。如今河北、山东依然有此习俗。
吉林潮湿寒冷,当地素来睡炕,卧室筑土炕,环三面,占一室多半,南北各可容十人,男女尊卑长幼共处一炕,若有客来亦是如此。临睡时加木柴烧热,屋内温暖如春。睡炕都是不穿衣服,所以晚上起夜不可点灯。不特冬天要烧炕,就是夏天暑热,因为土炕是土所制,不能隔绝潮气,炕也要两三天一烧。当地人借此祛除湿气,若非此,则脊背酸疼。
关内内户多是内开,故有推门而入的说法。东省门户皆外开,以关外野兽颇多,虎患犹烈,入夜常冲撞门户,掠人而去。门向外开,借门框的力量,可以防止野兽把门撞开。旧时窗子都是木质的窗棱,窗纸贴于内,如果再下雪,很容易积雪,白天雪有融化,窗纸就会碎掉,所以,关外的窗纸都是贴在窗棱外面的,也可以防止灰尘堆积在窗棱上。
旧时吉林产烟叶颇多,烟劲辛烈,抽的时候刺激喉咙,咳吐粘痰,当地人不以为意。吉林渔猎民族不似游牧民族那般喜欢喝茶,客人来了总会奉烟,久坐会奉白水,奉茶很少,所以茶叶店也不多。妇女尤好吸烟,街面上的妇女穿三寸高的旗鞋,旗袍长至脚踝(汉女则上袍下裙),头挽高髻,手持三尺烟杆,且行且吸,顾盼豪迈,为关内所不见。
有威弧,乃独木刳成小舟,两端尖尖,底凹弦平,大的可以坐五六人,小的载一人,划的时候,左右拨水,非常迅速。(yancaoye.comyancaoye.com)
有法拉,即爬犁,可挽之以牛马,驰行雪地。赫哲人(鱼皮鞑子)则挽之以犬,故称使犬部。
以蓬杆为芯,外涂猪油和糖屑,晾干,用来照明,叫做糖灯,满语叫霞蓬。民国时朗勃(lamp,洋灯)易得,这种糖灯只有穷乡僻壤才能看见了。
(yancaoye.comyancaoye.com)
吉林产乌拉草,草色墨绿,细长如发,长四五尺,割下晾干,可以保暖防湿,可以用来铺床铺。还可以用来制作鞋子,直接用牛皮折成,里面絮上乌拉草,取乌拉的谐音造字靰鞡,乃东北三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