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料、锉型、开口、打磨、染色、抛光……手工制作数十个制作环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从一腔热情,到“玩”出点名堂,并靠其养家糊口,转眼,就五十年。
一块两平方大小的地皮,一张矮小的旧工具柜,一堆大大小小的烟斗,加上一堆各式各样加工烟斗的工具,一个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工具包,就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刘庆熙的烟斗摊。
刘庆熙的烟斗摊位于毕节城区东关桥侧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或许从这里路过的年轻人并不在意这个小摊,但却成了喜欢烟斗的中老年朋友的“游乐园”。
“做一个烟斗,光打磨就要用到五六道工序,有时候要一两个小时不断地重复。”刘庆熙说,这是一项考验耐心的枯燥活路,心浮气躁的人搞不定。
从22岁开始学习做烟斗并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的刘庆熙说,“手工制作烟斗能更好地把握细节,耐用”。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家庭条件,刘庆熙没上过多少学,但喜欢观察的他,对手工制作烟斗有着天生的兴趣。
“别人做烟斗的时候,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便拿起简单的制作工具练习做烟斗,没想到做出来的烟斗虽然难免歪瓜裂枣,但也基本都还像模像样。”刘庆熙说。
然而,刘庆熙自己也没有想到,就这样小试牛刀,让他与烟斗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暇之余,1965年,刘庆熙就手工制作烟斗,逢礼拜天就开始拿到集市上买。
刘庆熙说,当时自己比较年轻,有一种特别想展示劳动成果的欲望,并不是想赚到多少钱,“有时候看到别人拿着自己的劳动产品舍不得放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刘庆熙的摊子上,做工精细的红木、乌木、黄杨、紫檀、竹根等烟斗各具特色。据他介绍,这些烟斗取材地域广泛,有很多来自省外,而成品价格低则几十元,高则可以达千元甚至更多。(yancaoye.comyancaoye.com)
1999年,政府相关部门在了解了刘庆熙的具体情况后,给他在街上找到了固定的摊位,还免收了他的相关费用。
这对于一直“打游击”的刘庆熙来说,真正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从此,他也不再为制作和销售烟斗而担心被分外之事干扰。
“有了固定的摊位,很多‘斗友’都知道我,买烟斗的人也多了。”刘庆熙说,制作烟斗让他很快乐,“钱赚多赚少并不重要,但人不多多赚取快乐就不行。这些烟斗像我的快乐宝贝,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庆熙不光与烟斗结下不解之缘,通过手工制作和交易烟斗,他还遇上了很多忘年之交,用他的话讲叫“毅力和热情给促成的‘斗友’情缘”。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不知是小小的摊位装点着刘庆熙,还是刘庆熙装点着他自己的烟斗人生。总之,无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位古稀老人,为了他这一生中制作手工烟斗这小小的最爱,还要继续选料、锉型、开口、打磨、染色、抛光……(图文 王纯亮 许学义)
坚持不懈
火烧烟嘴(yancaoye.comyancaoye.com)
小心翼翼
精心打磨
一丝不苟
精心打磨
(yancaoye.comyancaoye.com)
制作工具
弄圆烟嘴
使用焊锡
加固烟嘴
专心致志(yancaoye.comyancaoye.com)
制作工具
顾客光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