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的老乡们注意啦,不管你老家是铜厂 、万保厂、起步郎、底尼、小街、罗尹还是狮子山、大山脚、一碗水、红彤箐;不管你在江浙沪,还是鄂豫皖,广东广西也好,湖南湖北也罢;不管你在哪读书也好,在工地烧电焊也罢;在厂头里头上班也好,在社会上混起也罢;不管是男的在外上门也好,女的嫁在外面也罢。总之,现在紧急通知你们:回家栽烤烟啦!
收了麦子和油菜籽,又到了老家栽烤烟、种玉米的时节,也就意味着家乡人要开始一年里最苦最累的农忙。
在这农忙的时节,我虽在千里之外,但家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忙农耕的场景却可历历在目,因为自己对栽烟的苦,种玉米的累也是深有体会。
栽烟之前要先耕地,以前,耕地这活一般都是父亲负责,他每天早起,首先会弄两桶玉米面和麦糠相混的食料给家里的两条黄牛先吃着,然后自己简单弄点汤泡饭填肚。待牛吃饱喝足,父亲扛上笨重的犁和耙,赶着牛就往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山地赶。到了地里,他娴熟地架上两头黄牛,先是用犁把之前种小麦或油菜的地耕松,然后用耙把较大的土块碾碎,让耕过的地变得平整。就这样,耕完村东的耕村北的,耕完村北的耕村南的,一点一点要把二三十亩山地耕完,而且一年要耕两季。也就是这样,父亲耕了四五十年。
现在,随着父亲老去,耕地的活由大哥接了过来。他每天早起,首先会煮碗面条吃,然后就会开上他最心爱的手扶拖拉机,拉上一台机头农耕机往自家的山地里赶。到了地里,他发动农耕机,从地的这头耕到那头,又从地的那头耕到这头,在地里重复地往返跑直线。用农耕机耕地虽不像用牛耕那么累,但操作机器时刻都要集中精力,时刻要使大力气,所以耕着也是非常累。每次耕完家里的二三十亩山地,大哥的手和脚都会磨出厚厚的老茧。
(yancaoye.comyancaoye.com)
耕完地,就要开始挖烟埂。烟埂上挖塘种烟,等烟成活了还要盖上薄膜保持水分和防止杂草丛生,埂与埂之间要留一条沟,以便雨季水可以流出。这项工作都是父亲和大哥完成,他俩一人拿一根绕着线圈的铁棍向地的两头走,到边后,他们把铁棍插在地头。这时,连着两根铁棍,横跨田地的直线便是他们挖埂的“标尺”,挖完一条埂,他俩再用两根用木条做“标尺”,让地中的线按一定距离平行移动后再挖第二条埂。他们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挖埂、挖塘,每一锄都那么有力,每一锄都那么辛劳。
挖完埂,就要开始栽烟了。因为家乡缺水干燥,所以有“天干种玉米,下雨栽烤烟”的说法,也就是不下雨的那几天忙种玉米,一等到下雨,冒雨也要下地种烤烟。当然,家家种十几亩烤烟,不可能总等下雨才去栽种。种烤烟的时候,父亲一般负责挖塘,大哥负责从育苗基地送烟苗,母亲和大嫂便在地里把烟一棵一棵种下去,如遇上星期六、星期天侄女也会到地里帮忙。栽烟是一个非常伤手的活计,要先把混合肥按一定量放入烟塘,然后用手扒一层土将混合肥盖上,避免烟苗的根直接接触混合肥。混合肥盖好后,把烟苗放入塘内,再用手将烟塘四周的土扒入塘内将烟苗的根部埋住。这还不止,用土埋住烟的根部之后还要用农家肥将烟苗四周围上。可想而知,重复这样的动作栽完三四万棵烟,人的皮肉之手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开裂、变黑、脱皮、生茧,这些都是最轻微的。
烟栽到塘里,父亲、大哥、大嫂齐出动,他们每人挑上两桶水在狭窄的田埂上来回穿梭,一瓢水浇两棵烟,直至把一天栽种的烟都浇完才能回家。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要忙到很晚,很多时候都是踩着月亮的光回家。当然,他们回到家,提前一点回家的母亲也已经把家中的猪和鸡喂好,已经为他们准好热腾腾的饭菜。我想,此时应该就是他们每天最幸福的时候。
烟栽好后,还要经常为它们浇水或肥料水。待烟成活,有浓绿的新牙发出,家里人又要开始为烟盖薄膜。盖薄膜也是全家出动,父亲和大哥先负责将烟埂挖松,并垄得圆滑一点,让薄膜好盖一些。母亲和大嫂一人在地头抬着穿着木棍的卷筒薄膜,一人拉着薄膜的头子顺烟埂的另一头走。待走到头,两人把薄膜盖在烟埂上,然后赶紧用土将薄膜的两边压住,避免被风吹起。有时候风大,长长的薄膜会被吹得迎风飘扬,让人手忙脚乱。薄膜盖好,母亲和大嫂将烟苗正上方的薄膜掏通一个洞,顺势把烟苗从洞中掏出,然后用土将烟苗四周的洞盖严实,这项工作完成后。父亲和大哥用锄头将土铲在薄膜的四周,将其压实。
(yancaoye.comyancaoye.com)
薄膜盖好,家里人会有点短暂的农闲时间。这时,山上的野生菌也该出了。为了增加点收入,一家人就会在等待烟长大的时间里早上上山找菌子,下午进地锄玉米。
差不多一两个月,烟就会长得比人还高,然后开始开出非常好看的红花。这时,父亲又要开始忙着去将烟花撇掉。待烟花撇完长出枝芽,又要去撇枝芽。
等到烟树上的底部烟叶开始泛黄,就要开始摘烟叶了。把烟叶摘回家栓在烟杆上,放入烤窑便是六七天的烘烤。烤烟是一个技术活,非常讲究火候。要看烟叶一年的收成怎么样,就看烟叶出窑的那一天。
烟叶出窑后,还要按级别一叶一叶分好类,然后拉到烟站交售。等烟售完,家人又要倒腾烟地里的薄膜、杂草、烟根。那种繁忙、那种累,简直让我不敢再往下想。
(yancaoye.comyancaoye.com)
写着,写着,脑海里满是家人为栽好烤烟劳累的身影,想着,想着,心里满是看着家人受累的神伤。可这就是生活,一份艰辛换一份甘甜,一份劳动换一份收获。家人如此,我亦如此,每一个热爱生活,崇尚劳动的人都如此。
文:普兆进
图:网络
作者简介:
姓名:普兆进
年龄:29岁(yancaoye.comyancaoye.com)
家庭住址:易门县龙泉镇中屯社区平阳地村
现工作单位:云铜迪庆矿业宣传部
爱好:写作、摄影、唱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