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烟草改进处。为了改变当时烤烟生产用种多、乱、杂的状况,即由前中央农业试验所和酿中烟草公司征集»特400号、401、402、金元、佛光等优良纯种25磅,于1947年分别在河南、安徽、南京、北平等地试种,并繁殖。当时在我省重点推广的是佛光品种。该品种1948年在我省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主要推广地区有许昌、襄城、郏县、禹县、长葛、新郑、荥阳、汜水、密县等地。
在解放前后所引进推广的品种,如特401、402、佛光等,都是美国种植的优良品种。当时在我省种植表现质、量皆优,但均有易感烟草黑胫病的缺点>因而这批品种在我省1952-1955年的黑胫病大流行期间,大部分地区被迫弃而不用。
驯化引进抗黑胫病能力强的品种和利用抗黑胫病能力强的杂交一代种,也是当时一项有力的措施。如在驯化成功的引进品种中,以抵字101最好,在当时抗黑胫病品种中品质最优,种植面积大,应用年代久;而且,又被用作抗源进行了育种。如育成的具有较好抗黑胫病能力的许昌一号、许金一号以及杂交一代种许杂1、2、3号都是用该品种与其它地方品种进行组合杂交选育成功的。这类品种以后又成为我省地方品种的另一渊源。由于抗黑胫病品种几乎全与品质不良的性状相关联,所以抗黑胫病品种的应用,也曾带来品质下降,但却有效地控制了黑胫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而采用综合防治,随而又换用了品质较优的中抗品种,如大柳叶、竖把和长脖黄等,使品质有所回升。(yancaoye.comyancaoye.com)
综上所述,在我省烤烟栽培历史中,品种应用方面曾有过三次历史性的转变,即:第一阶段由试种开始到五十年代初。在这期间生产上所用的品种是以直接引进的美种烤烟为主,其表现是,品质好,产量中等,但不抗病,产、质表现不很稳定。第二阶段,由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以本地的与引进的抗黑胫病品种为主,其表现是抑制了黑胫病的流行,保住了烟区,稳定了产量,但品质有所下降。第三阶段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到现在,生产上以杂交育成的和由地方品种中选出的单株着叶数较多的品种为主,在生产上的表现是产量上升,品质大幅度下降,同时黑胫病又有发展的潜在危机。
相关文章: